行业新闻

财务分析是每个财务人员,特别是财务主管人员必须面对的课题。如何撰写好一篇高质量的财务分析?换言之,老板爱看什么样的财务分析?笔者认为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以数字说话。将当期的主要财务指标实现情况,与同期、预算等进行对比,找出差异,分析差异的原因。以数字说话并不是简单地罗列堆砌数字,这样只能是指标检查表或说明书,没有活的、数字背后的故事,是枯燥乏味的,这样的分析起不到财务分析应有的作用,也不会招管理层待见。
二、突出重点,抓住要害。企业的经营结果和财务状况,涉及众多指标,反映许多经营内容。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不同会计期间,有着不同的经营特点和重点,管理层关注的重点也不尽相同。财务分析不能面面俱到,象记流水账似地罗列现象。要抓住要害,找出影响当分析期主要指标变化的主要因素,进行重点剖析,次要问题一带而过即可。
三、 分析问题要透彻,不能仅停留在表面。表面良好的指标,背后有时会隐藏着严重的管理缺失或漏洞。财务分析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入车间班组调查研究,从指标变化的偶然性中寻找必然联系。通过占有大量客观资料,反复印证分析,得出企业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的客观、公正的评价。这样的分析才有价值。
四、行文通俗易懂,格式变化多样,避免过于专业化,故弄玄虚。虽然财务分析从本质上说都是摆出事实,揭示问题,对比分析,提出建议的,但每期都会有各自的重点。在结构格式乃至行文用词上,在不妨碍表达内容的前提下,应当力求灵活、多样、新颖。可以运用文学修辞手法,提炼标题,夺人眼目;也可以诙谐幽默,让读都愉悦深思。切忌千篇一律,枯燥乏味,甚至抽换上期数字搞“填空”,让人看了这期不愿看下期。
         财务分析的读者是企业内部管理人员,是服务于企业内部管理的改善,为领导作参谋的,而不是面对专家学者的学术论文。所以要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少用专业词语,多用大众词语,甚至可以口语化。切忌矫揉造作,故弄玄虚。
五、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要切实可行,要接地气。财务分析的目的不是将经济指标列示对比就完事儿的,也不是找出问题就万事大吉了的,而是要找出方法改进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因此,找出改进方法,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才是财务分析的核心所在,也是体现分析者价值所在。
改进意见和建议,一是要有针对性,不可泛泛而谈;二是要切中要害,不可不疼不痒;三是要切实可行,不可提那些企业管理者做不到的理想化的建议。做到这些,分析者仅仅有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要深入实际,充分掌握企业经营承管理的各环节;同时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独到的见解。这样提出的改进意见和建议,才能令人耳目一新,得到管理层的重视。
 
 
                                                                                    泓信联合    赵纪奎
                                                                                                 201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