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在此,简单谈谈会计师事务所计提的职业风险金和担保机构计提的担保赔偿准备、未到期责任准备在税务处理上的不同。
首先,说说会计师事务所计提的职业风险金,根据财政部颁布的《会计师事务所风险基金管理办法》,事务所应当于每年年末,以本年度审计业务收入为基数,按照不低于5%的比例提取职业风险基金;事务所也可以通过购买职业保险方式提高抵御职业责任风险的能力。对于没有购买职业保险的会计师事务所就必然会选用按比例提取职业风险基金的方式。在会计帐务上计提职业风险金,借记“管理费用—计提职业风险金,贷记:职业风险金”。但但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的通知第六条第三款规定,存货跌价准备金、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金、长期投资减值准备金、风险准备基金(包括投资风险准备基金),以及国家税收法规规定可提取的准备金之外的任何形式的准备金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所以在进行企业所税计算和缴纳时对计提的职业风险基金作纳税调增处理。
其次,担保机构计提的担保赔偿准备、未到期责任准备,根据财税[2012]25号规定,自201111~20151231,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按照不超过当年年末担保责任余额1%比例计提的担保赔偿准备,允许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同时将上年度计提的担保赔偿准备余额转为当期收入。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按照不超过当年担保费收入50%比例计提的未到期责任准备,允许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同时将上年度计提的未到期责任准备余额转为当期收入。
由此可见,对会计师事务所计提的职业风险基金在当年进行企业所税计算和缴纳时必须作纳税调增处理。对担保机构而言,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按规定比例当年计提的担保赔偿准备、未到期责任准备就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所以,同为计提的风险金、准备金,税务处理却不同。
 
 
                                                                                                                                   泓信联合—韩转鸽
                                                                                                        2013.9.2